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英语系一面号召、组织师生通过捐钱捐物献血等支持抗震救灾,一面详细了解在系学习的灾区学生情况,对他们加倍关心。在物质支持、精神关心的同时,如何在心理层面更好关怀这部分学生成了英语系党总支一直思考的问题。5月22日晚7点,我系召集有意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关心身边灾区学生的志愿者,对如何进行心理关怀、成为一个陪伴灾区同学的心理关怀者进行了培训。 英语系党总支书记吴维均和来自全系的30余名同学一起参加了活动,讲座由官晴华老师主讲。在呈现了几张灾区图片后,官老师问了同学们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当志愿者?看到这些图片以后有什么感受?很多同学都回答说:看到图片后,除了震惊,更多的是伤心、甚至还有自责。他强调,灾后如何解决灾区学生的心理危机非常重要,在心理关爱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换位思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官老师详细分析了地震之后灾区的人、救援者和普通的民众会出现的心理反映。灾区的人受到的影响最大,可能会出现生理上的不正常,进而转化成心理上的不正常,会出现一些无助感、挫败感,负疚感和自责,严重的甚至会有一定的幻觉。救援人员则可能出现剧发性疲劳综合症,普通的民众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无助感和自责感。对于来自灾区、甚至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同学我们一定要给与帮助,让他们接受现实,进而能够适应没有亲人的生活。官晴华老师强调,作为关怀者,除了具备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心理关爱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坚持两个原则:个性化原则、保持现实的态度。同时要讲究策略,例如,要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对方的信任,同时给与一些实际的帮助;还要鼓励他们,并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痛;语气语调要大致跟对方的一致;做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不要轻易地给与建议等等。 所有参会人员都十分认真地做笔记,并表示会更加深入的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积极投入关爱者工作,为抗震救灾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英语系也会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在学习、生活中陪伴和关爱灾区同学的心理关爱者的培训,让她们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进行工作,让来自灾区的学生真正体会到来自同学、老师和英语系的真挚而广大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