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博士论坛——至善讲堂第十八期

发布时间:2023-06-11 访问次数:

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和研究生院联办的“至善讲堂(第十八期)——博士论坛”于2023年6月6日14点30分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本次活动由王天翼教授主持和点评,英语学院博士胡权、王敬媛以及周思邑主讲,我校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王天翼教授向各位同学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三位主讲人。

英语学院博士生胡权发表了题为“委婉语的生成机制新探”的演讲,围绕理论基础、委婉语生成机制和委婉语生成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讲解。胡权博士首先介绍了委婉语的含义,指出委婉语涉及到本体和婉体问题,并指出此次研究的创新之处。接着,他又介绍了“自主——依存分析框架”理论,认为其用于解释委婉语的本体和婉体之间的构建问题还需修补,指出不可分辨物同一性原理可以对其进行补充修补。随后,他具体阐释了委婉语生成机制分析框架——ADIM,并从意向性主导下委婉语的生成过程、委婉语生成过程所依托的多重自主——依存关系链、以及委婉语生成过程中的同一性传递性三个方面对委婉语生成过程进行具体讲解。

胡权博士精彩讲解

王敬媛博士的学术分享题为“‘V+up’构式的多义传承连接”。她以包含“up”的动词短语为出发点,提出了研究问题即“V+up”构式的多义传承连接关系,并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up”的基本意义、“V+up”构式中“up”的延伸意义、体验认知观视角下up的延伸意义分类及“up”语义压制下的“V+up”构成分类及其传承连接等方面进行具体讲解。她指出,“up”是“V+up”构式中的概念依存成分,对“V+up”构成的组配有较强的压制力,对该构式的分类和传承关系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王敬媛博士精彩讲解

周思邑博士开展了题为“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的学术汇报。周思邑博士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并结合国际关系和传播学相关概念,从多模态与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生活》对中国抗战报道的多模态特征分析以及抗战时期《生活》对中国报道形象建构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讲解。她指出,报道模态关系背后折射出意义构建的独特认知及其战争现实、文化和情景语境的生产背景,而报道视角的转变,在不同阶段塑造了不同的中国形象,影响了美国各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和支持。

周思邑博士精彩讲解

活动最后,三位博士生与在线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王天翼教授对三位博士的相应研究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三位博士生再次表示感谢。至此,本次活动完美落幕。

撰稿人:马伊倩

摄影人:谯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