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原英语系92级研究生、校友李渝凤

发布时间:2016-02-25 访问次数:

李渝凤,女, 博士,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0年8月出生,重庆市人。199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比较文化方向),获博士学位;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在香港大学美国学研究中心作STARR 奖学金访问博士生。2003年4月当选为海口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校级优秀课程《高级英语》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化、后殖民及女性主义研究、外国文学、电影文化;所授的主要课程有:比较文化概论、电影文化、西方大众传媒研究、高级英语、英美散文选读、英国文学史。多次担任重大外事活动和高级学术会议、报告翻译。其学术论文“一个朝圣者的历程”和“雷切尔及其生存的愤怒”等被全文转载于《外国文学研究》,且前者的英文版被加拿大国家图书馆资料中心收入加拿大英语文学论文集。其博士论文结合西方最前沿的电影符号学、后殖民主义、及女性主义批评等文化理论,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形象的种种再现进行其意义的探询和质疑,对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和融合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其主要学术成果还包括论文“天使·地狱·陷阱—评析《石头天使》中的死亡象征”,“一个陌生人的世界”,“声音·镜子·女人”,“略论当代文化批评中的话语”,“解读萨义德之《文化与帝国主义》等近二十篇;著作有:《新视点:当代西方文学文化研究》(主编)、《实用英语百篇》(副主编)、《加拿大百科全书》(参编)、《狄更斯》(译著)、《佛洛伊德》(译著)、《梦露》(译著)等。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李老师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毛思慧教授一起合作,从事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基金课题“1966年—1999年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的研究。1997年,其论文“一个朝圣者的历程”获得海南大学“两吴”科研奖三等奖,评为1998—1999学年度海南大学“先进工作者”,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两次获得“海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2年,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03年,获海南省第三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十佳”称号。2004年被评为海南大学“最受迎欢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