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史哲”通识教育书院班第二次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17 访问次数:

2023年5月12日下午15:00,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史哲”通识教育书院班第二次讲座于立德楼C117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长、歌乐书院执行院长刘玉梅教授担任主讲人,主题为“语言·隐喻·语言学习(Some Thoughts on Language, Metaphor and Language Learning)”。讲座由我校英语学院王天翼教授主持,书院班学员、英语学院2021级《经济学人》学习团队和部分英语学院研究生与会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

“文史哲”通识教育书院班讲座

讲座伊始,王教授对刘教授应邀为同学们做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并做了简要的个人介绍,并借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前言第一句话:“Ideas don’t come out of thin air(思想只会在厚重的空气中产生)”引出了刘教授的发言。

王天翼教授做开场介绍

首先,刘教授建议大家进入大学后要转变学习方法,应注重广泛学习加实践探索,尤其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她还特别指出学习是一个“Information(信息)+Transformation(转变)”的过程,去找到“Who am I(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刘玉梅教授开展讲座

其次,她强调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人类和动植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语言,语言体现了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认知加工过程和社会文化背景。学生们可以通过语音韵律去享受语言之美丽;借由词汇创新去感受世界之变化;凭借语法逻辑去领悟思维之奥妙;在语言精髓中去探寻人类之宝藏。她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来说明人通过与现实场景的体验互动和认知加工来语码化。

接着,她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传统隐喻观如指称说、转移说等是一种朴素的隐喻观,即简单地用表示一个事物的名称去指称另外一个事物。认知观批判了传统隐喻观,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更是思维方式。她运用大量隐喻例证解释了很多我们之前所学的难以解释的语法现象。

刘玉梅教授讲解隐喻

最后,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9日考察清华大学时的讲话,“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再次强调了超学科的历史意义、新文科书院的教学目的以及新时代川外人的历史使命,并寄语在场学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眼力、有合力、有耐力、有毅力、有定力,且行且探索”。

刘玉梅教授强调超学科发展

讲座最后,王教授对本次书院班讲座进行了总结和致谢,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英语学院

教务处

文史哲书院

文:郭春分

图:孙鉨